我在基督教洋人面前,总是维护中国的儒教, 但是就像洋人不会用《圣经》代替宪法一样,我也反对儒教干预政治。儒教应当是宗教,应该把政治交给宪法去管。儒教参与世俗政治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了。宪法 不是民俗,属于科学,不分东西,不分中外。用民族主义思想来干预宪法政治的建设,是绝对愚蠢的事情。前不久看过蒋庆先生的一篇文章《王道政治是当今中国政 治的发展方向》[http://www.confucius2000.com/confucius/wdzzsdjzgzzdfzfxjqdwdzz.htm],文章开宗明义地说“中国政治的发展方向是王道而不是民主,这是中国文化回应西方文化挑战的应有之义。”这个出发点,显然是没有道理的,而且也是十分危险的。危险在哪里?那就是开历史倒车。
西方人在历史上的确做过很多对不起中国人的 事,例如第一仗就是因为英国人向中国武装贩毒而引起的。似乎也没有哪个英国首相向中国人道歉过。至今想起来心里还是一口恶气。然而,即便我们顽固地认为宪 法政治是从西方来的,我们就是不能用,那么儒家也不一定是治国的唯一选择。还有道家,墨家等等,他们都是中国本土的传统思想。
儒家讲“治国”而且还要“平天下”,讲究有 作为。道家主张“无为而治”,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。道家的理论似乎比儒家的理论消极一些,特别是那些热血分子不好理解。什么是无为?老子说“虚无清静,自 然无为”。什么是虚无?老子说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,恒也。”告诉我们虚无是“有”的反面,也就是“实在”的反 面。
举例说,鼓点的声音属于“实在”,两个鼓点 声音之间的间隔就是“虚无”。我们听到的是鼓点,但是如果没有中间的那个虚无,鼓点也不存在,它将是一个不中断的声音,这种声音让人连续听半个小时,就可 以导致发疯。生活当中到处都是虚无与实在的结合体。两个白天之间的夜晚,也是虚无。白天工作,夜晚就要休息。老子认为一个“愚”的人会按照自然的规律去生 活,而一个“知”的人,就想有作为,去追求“实在”的东西,而忽视了“虚无”,这样就打破了虚无与实在的平衡,造成痛苦和灾难。追求“实在”,忽视“虚 无”,是人类最容易犯的错误,老子发现了这个问题,因此提出“无为而治”,让虚无与实在平衡,达到无不为的境界。
中国自1898年戊戌变法开始,直到1978年 的邓小平的改革,是一个革命的有作为的时代,老百姓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。邓小平明智地结束了这场“作为”时代,转入“无为”时代,对外减少对抗,实行了 大裁军,也不充当老大,减少了外援,对内停止了阶级斗争,转为“发家致富”,他自己也是一个打打桥牌,领着孙女种树的逍遥老人形象。他是提出过,允许一些 人先富裕起来,但是他还有后面半句话,那就是“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”。现在第一步似乎已经实现了,出现了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,如果邓老人还在,那 应该走第二步,那就是如何让大家共同富裕起来。
可是,我们目前感觉到,一些人不太关心如何 帮助穷人共同富裕起来,而做起“大国梦”来,主张想要像汉武帝那样,有些作为,我看这是中了儒家“治国平天下”的毒,头脑发热。中国能不能平天下,那是一 个顺其自然的事情,平则平,不平则不平,不是你想平就能平的。中国现在依然没有休养生息好,很多穷人的问题,还没有解决,尽管这跟平天下比起来,是一件小 事,但是解决了这个“无为”小事,才能自然而然地到达解决大事的境界。[2005-9-25]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