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《日本人为何说“中国不配做日本的对手”?》一贴,真是有点窜火,这个日本人带着种族主义的口吻,恶意地伤害中国人,是不能容忍的。如果我见到他,先要不拘礼节地暴打他一顿,然后让他坐下来,好好地论道一番。
日本是个近陆岛国,与英国类似。在农业时代 的欧洲,岛国的英国最先感受人多地少的压力,因此英国的对外贸易和掠夺的动力,也就比别的国家强烈。英国跟大陆霸权法国,打了近百年的战争。跟海上霸权西 班牙也发生过战争。跟大陆的后起之秀德国也发生过战争。然而掠夺战争毕竟要付出生命代价,没有战争的时候,就发展贸易。大批的贸易订单,催生了近代工业 化,和政治民主化,英国在欧洲首先成为一个民主的工业强国。那个时候英国人也骄傲,认为欧洲大陆永远赶不上他们。
然而科学技术,金融资本,民主政治,不像土 地那样不可以移动,而是可以流动的。欧洲大陆的国家,随后也开始了工业化和民主化进程。拿德国来说,国情有点跟中国相似,人口众多,资源有限。但是德国历 史上重视教育,具有迅速接受现代化的智力基础。虽然进入工业化时代比英国晚许多年,但是一旦掌握了现代工业技术,众多的人口,就显示出了优势。人口的优 势,让德国工业的分工合作更加充分,而人口的优势和国土面积大的优势,也为工业产品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国内市场依托。例如德国的铁路建设规模,比英国大的 多,一个小订单下来,就等于英国的大订单。而一个新兴的工业产品,单单为满足德国本国市场,就需要相当大的生产规模,刺激了德国大工业的发展。德国的工业 化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时候完成的。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,德国已经跟英国旗鼓相当了。
到了第二次大战的时候,德国经济已经超过了 英国。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,英国的命运就是投降。战后,德国西部的政治体制得到了彻底改造,焕发出更大的经济能量,成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。而孤岛英国,却 落在了后面。后来德国东部也统一过来,就更加奠定了德国经济在欧洲的主导地位。而欧洲大陆上的法国,意大利,也都先后超过了英国,连发展最晚的西班牙,也 飞快地赶了上来。100多年前的欧洲大陆,到处都是富有的英国人在旅游。而现在呢,英国的足球流氓,成为欧洲大陆上最让人讨厌的人。
日本跟中国正在重复英国和德国的故事。中国 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依托,大规模的生产,降低了成本,使中国制造的产品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。中国的产品也飞快地升级换代,从草帽到服装鞋袜,从五 金小工具到小型机械,从收音机到电脑,从汽车配件到整个汽车,是在短短地三十多年间追赶上来的。这些迹象无疑地标明了中国经济迟早要追赶上日本。
在德国贫穷的年代,德国的年轻人甚至到外国 去当雇佣军,互相残杀。在英国人眼里看来,德国人是土包子。当德国的初级工业产品刚刚进入英国的时候,英国海关要求德国产品要注明德国制造,以便同英国的 高质量产品区分开来。结果呢,若干年之后,德国制造反而成了优质产品的代名词。今天的德国人,没有人敢歧视他们,也没有理由歧视他们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