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October 15, 2005

喝牛奶·日本人·国家大事

我小的时候,听老人们提起日本,总是说“小日本”,原因是日本人个子矮小。然而六十年代以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日本人,平均身高已经超过了同时代的中国人。如果按照身高论大小的话,日本人会不会叫我们“小中国”呢?

日本人的身高改变,得益于从六十年开始推广,并坚持到今天的“每日一杯奶计划”,并提出了“一杯奶强盛一个民族”这样的口号。对于日本人来说,号召孩子们喝牛奶,并建立起一个保证每个日本孩子每天至少喝到一杯牛奶的供应体系,是一件民族强盛的大事。

在中国,喝牛奶的问题,已经被很多专家议论过了,并上升到很高很高的高度。但是舆论潮流似乎不太喜欢关心这些小事,潮流们喜欢做大国梦,喜欢谈论中国如何打败日本的大问题。所以中国的一杯奶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,似乎关心的人很少。保证中国孩子每天至少一杯牛奶的供应体系,至今也只是局限在大中城市,很多小镇和村庄没有牛奶供应,那里的儿童身材矮小。而这些儿童构成了中国儿童的大多数。

当然有的专家提出了用豆浆取代牛奶的建议,这个建议未尝不好,可以用实践来证明,是牛奶好还是豆浆好。总之这些专家关心儿童的营养,出发点是好的。小孩子喝奶,按说也不是小事。小孩子吃饭问题,也就是民族的未来吃饭问题。古人云,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。[语出《陈寿·三国志》]这道出了一个人民吃饭就是天大的事情,也就是最大的国事。但是我总是有这么一个感觉,似乎是现在人民有饭吃了,饿不死了,大功告成了,然后“国家”可以从事“宏图大业”了。

这个宏图大业到底是什么?我讲不清楚,反正不是人民吃饭的问题。如果按照古人的说法,国家要一直围绕着人民吃饭问题开展工作,吃饱了只是最低标准,刚刚及格,还要让老人民吃好。当然我们不能太简单地理解古人的话,以为人民除了吃饭,就不知道别的,没有精神生活。但是,为了让中国孩子不比日本孩子矮,这个要求不过分吧?

老子曰:“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,.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”意思是说专心去做小事,才能最终成大事。反过来,天天喊大事的人,忽略小事的人,是办不成大事的。尽管中国有老子,但是很多中国人还是喜欢做大事,不喜欢做小事。什么是大事,例如跟最横的国家叫板。别人都说“是”的时候,中国人说“不”,这种感觉十分过瘾。很多潮流们喜欢说“不”的感觉,而不是喜欢说“不”的那个道理。因此当中国应该说“是”的时候,因为没有了说“不”的过瘾感觉,似乎丧失了说“是”的勇气。这种浮躁的情绪,你可以处处看到。然而,对于类似喝牛奶这样的“小事”,关心的人不多。经常看到很多热爱中国“崛起”的大文章,但是很少有如何落实所有的孩子每天一杯奶具体措施的小文章。

国家应该是人民的总和,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,有人民可以没有国家,到了大同世界的时代,就是一个没有国家的时代。人民的事,就是国家事。除了人民的事情之外,国家不应该再有什么事情,如果有了,那一定是多余的。但是,因为国家是由专职人员管理的,没有制约,这些人会把国家变成人民多余的东西,并美其名曰国家主义。中国有一个国家主义传统,那就是皇家主义的遮羞布,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,于是就用国家主义来代替。古代中国的政治治理核心,是维护国家利益,也就是皇家利益。儒家的民为贵的思想,从来都是美好的理想,一天也没有实现过。人民只是知道国家是自己头上的另外一个东西,跟自己无关。所以历史上,少数的外来入侵者,把腐败的国家军队打败了,就等于把庞大的中国打败了。

新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“人民既国家”的尝试,建国初期,人民法院,人民警察,人民政府,人民银行等等,都是一个暂新的形象,跟过去的所谓国家不同。人民有了“我就是国家”的感觉。人民为了保卫自己作战,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。但是,如果没有制约,这个国家依旧有变成人民头上多余东西的可能。 [2005-10-7]

No comments: